第一章
深秋的雨夜,陈晓雯站在落地窗前,手中紧握着一份泛黄的检测报告。
客厅里,电视新闻正在播报:"华星食品公司婴儿奶粉疑似导致多名婴儿腹泻住院,公司方面否认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晓雯,你在看什么?"
王建华推门而入,西装革履,刚从公司回来。作为华星食品的总经理,这几天他忙得焦头烂额。
陈晓雯缓缓转身,眼中含泪:"建华,我想问你一件事。"
"什么事?先吃饭吧,我饿死了。"王建华松着领带,径直走向餐桌。
"华星的婴儿奶粉,真的没问题吗?"
王建华的手顿住了:"你问这个干什么?"
"你看看这个。"陈晓雯将检测报告递过去。
报告的抬头写着:华星食品有限公司产品质量内部检测报告。时间是三个月前。报告显示,某批次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达标,细菌超标近十倍。
王建华脸色瞬间变了:"你从哪里得到这个?"
"我爸的遗物里。"陈晓雯的声音在颤抖,"他生前是质检局的专家,这是他最后一次检测的结果。建华,这批奶粉你们卖出去了吗?"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王建华缓缓放下报告,揉了揉太阳穴:"晓雯,有些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什么意思?"
"这份报告是初检结果,后来我们重新检测了,产品是合格的。"
"那为什么我爸在报告上写着'强烈建议停产召回'?"陈晓雯指着报告末尾父亲苍劲的字迹,"他从来不会在检测报告上写建议,除非情况非常严重!"
王建华站起身,在客厅里踱步:"晓雯,你爸已经走了三个月了,老人家当时身体不好,可能判断上有偏差..."
"你说我爸判断有偏差?"陈晓雯猛地站起,"他干了四十年质检工作,从来没有出过错!王建华,你告诉我实话,这批奶粉到底有没有问题?"
电视里,新闻还在继续:"据统计,目前已有十三名婴儿因食用华星奶粉导致急性肠胃炎住院..."
王建华按掉电视,转身面对妻子:"即使有问题,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事情已经发生了。"
"什么叫没有意义?"陈晓雯几乎是吼出来的,"那些孩子现在还在医院里!"
"你想让我怎么办?承认产品有问题?公司就完了!我们这些年打拼的一切都完了!"
"所以你宁愿让那些无辜的孩子承受痛苦?"
"我没有让任何人承受痛苦!"王建华也提高了声音,"这只是意外!"
陈晓雯摇摇头,眼泪终于落下:"不,这不是意外。建华,你变了。"
"我变了?我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的未来!"
"用别人的痛苦换来的未来,我不要!"
陈晓雯拿起那份报告,向门口走去。
"你要去哪里?"
"去做我爸会做的事。"
"晓雯!"王建华追上去,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你不能这样做!"
"为什么不能?"
"因为..."王建华咬咬牙,"因为如果你把这份报告交出去,不仅公司会完蛋,我也会坐牢!你真的忍心看到我坐牢吗?"
陈晓雯怔住了。
十年的夫妻,她从来没有见过王建华如此绝望的表情。
"建华..."
"求求你,把报告销毁了。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好吗?我们重新开始,换个城市,换个环境,忘掉这一切。"
陈晓雯看着丈夫,这个曾经让她倾心的男人,此刻在她眼中如此陌生。
"那些孩子呢?"她轻声问道。
"我会私下补偿他们的。"
"用钱?"
"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陈晓雯苦笑:"我爸说过,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钱买的。比如良心,比如正义。"
她轻轻挣脱王建华的手。
"晓雯,你不能这样对我!"
"对不起,建华。"陈晓雯头也不回地走向门口,"但我不能这样对那些孩子。"
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王建华瘫坐在沙发上,看着茶几上散落的检测报告,手在颤抖。
窗外,雨越下越大。
第二章
第二天一早,华星食品公司总部大楼前聚集了大批记者和抗议群众。
陈晓雯混在人群中,怀里紧抱着一个档案袋。昨晚她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又发现了更多证据。
"华星公司必须给个说法!"
"还我们孩子的健康!"
抗议声此起彼伏。
陈晓雯看到几个年轻的母亲抱着还在生病的婴儿,心如刀绞。
这时,华星公司的商务车驶入大楼。王建华在保安的护送下匆匆走过人群,脸色阴沉。
他看到了人群中的陈晓雯。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陈晓雯从他眼中看到了愤怒、失望,还有恳求。
但她没有退缩。
上午十点,华星公司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
偌大的会议厅座无虚席,长枪短炮对准主席台。王建华坐在中央,旁边是公司的法务总监和公关经理。
"首先,我代表华星公司对近期发生的事件表示关切。"王建华对着话筒说道,"但我要澄清的是,我们的产品经过严格质检,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台下立刻炸开了锅。
"那为什么这么多孩子生病?"
"你们有检测报告吗?"
"华星公司必须负责!"
王建华抬手示意安静:"我们已经委托第三方机构重新检测,结果证明产品无任何问题。至于个别婴儿出现的症状,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陈晓雯坐在后排,看着台上信誓旦旦的丈夫,心如死灰。
这还是她认识的那个人吗?
"请问王总,如果产品没问题,华星公司愿意承担所有医疗费用吗?"一名记者问道。
"我们愿意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承担部分医疗费用。但这不代表我们承认产品有问题。"
"王总,您作为食品行业的资深人士,应该知道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如果真的是产品问题,您会如何处理?"
王建华顿了顿:"如果真的是产品问题,我们当然会承担全部责任。但前提是,必须有确凿的证据。"
这时,会议厅后门突然打开了。
陈晓雯缓缓走向主席台,手中拿着那个档案袋。
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王建华的脸瞬间失去了血色。
"对不起,打扰一下。"陈晓雯走到台前,声音在话筒中清晰传播,"我想提供一些证据。"
"您是?"主持人疑惑地问。
"我是陈晓雯,质检专家陈振华的女儿。"她看向台上的王建华,"也是王建华的妻子。"
全场哗然。
记者们疯狂按着快门,闪光灯此起彼伏。
"晓雯..."王建华想要起身。
"请坐下。"陈晓雯的语气很平静,但眼中有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她打开档案袋,拿出那份检测报告:"这是我父亲生前最后一次检测华星婴儿奶粉的报告。检测时间是三个月前,检测批次是HX-2024-0815。"
她举起报告,面向摄像机:"报告显示,这批奶粉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达标,细菌超标十倍以上。我父亲在报告末尾明确写着'强烈建议停产召回'。"
台下记者沸腾了。
"陈女士,这份报告的真实性如何保证?"
"我父亲陈振华,从事食品质检工作四十年,从未出过错。这是他的最后一份报告,也是他留给我的最珍贵的遗产。"
陈晓雯的眼泪流了下来:"他生前常说,质检员的职责就是守护民众的食品安全。即使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在为这个责任战斗。"
王建华站起身:"各位,我妻子刚刚失去父亲,精神状态..."
"我精神状态很好!"陈晓雯打断他,"王建华,你知道这份报告的存在,对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建华身上。
他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你们收到这份报告后,不但没有停产召回,反而销毁了原始数据,重新做了一份假的检测报告。是这样吗?"
"晓雯,你..."
"回答我!"陈晓雯几乎是吼出来的。
全场死寂。
王建华看着妻子,看着台下几百双眼睛,看着无数个摄像头镜头。
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是的。"他的声音很轻,但在话筒的放大下,清晰地传遍全场。
第三章
"是的。"
王建华的声音如雷贯耳,全场瞬间爆炸。
记者们疯狂涌向主席台,保安试图维持秩序。
"王总,您是承认产品有问题吗?"
"为什么要销毁检测数据?"
"华星公司是否涉嫌故意隐瞒?"
王建华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
陈晓雯没有看他,而是继续面向镜头:"各位,我还有其他证据。"
她从档案袋里又拿出几份文件:"这是我父亲的工作日记,详细记录了华星公司如何阻挠检测工作。"
她翻开其中一页:"七月十五日,华星公司采购部经理李某某打电话,暗示如果检测结果'灵活处理',可以考虑聘请我担任公司顾问。"
"七月二十日,华星公司法务总监约我父亲见面,明确表示如果坚持原检测结果,将对我父亲进行法律诉讼。"
"八月一日,我父亲收到匿名恐吓信,要求他'识相一点'。"
每念一条,现场的气氛就凝重一分。
台上的法务总监和公关经理脸色惨白,几次想要阻止,但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敢轻举妄动。
"陈女士,您父亲为什么不直接举报?"一名记者问道。
陈晓雯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因为我父亲当时已经查出了肺癌晚期。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担心举报后会拖得很久,那些问题产品还在市场上流通。"
她哽咽道:"所以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他详细记录了所有证据,希望在他走后,有人能继续为那些无辜的孩子争取正义。"
台下有人开始哭泣。
那些抱着生病婴儿的母亲们,眼中含着泪水,却充满了希望。
王建华终于站起身,声音嘶哑:"我有话要说。"
全场安静下来。
"是的,我们收到了陈教授的检测报告。是的,我们知道产品有问题。是的,我们选择了隐瞒。"
他看向陈晓雯:"但我要说的是,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恶意伤害任何人。我们只是希望能有时间改进工艺,解决问题。"
"时间?"陈晓雯冷笑,"你们要多少时间?一个月?一年?还是等到更多孩子生病?"
"我们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没想到?"一位母亲站起来,怀里抱着还在咳嗽的婴儿,"我的孩子在ICU住了十天!十天!你知道我是怎么过的吗?"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王建华弯下腰,深深鞠躬。
但台下的愤怒声越来越高。
"道歉有用吗?"
"还我们孩子的健康!"
"黑心企业!"
陈晓雯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我知道大家很愤怒,我也很愤怒。但现在最重要的是,确保不再有孩子受到伤害。"
她转向王建华:"我要求华星公司立即停产所有相关产品,召回市场上的全部问题批次,承担所有受害儿童的医疗费用。"
"晓雯..."
"这不是请求,是要求。"陈晓雯的语气坚决,"如果你还有一点良知的话。"
王建华沉默了很久,终于点头:"好,我答应。"
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但陈晓雯没有露出任何喜悦的表情。
她看着台上的丈夫,心中五味杂陈。
这个曾经让她深爱的男人,为了商业利益可以隐瞒真相,伤害无辜。
而她,刚刚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婚姻。
发布会结束后,陈晓雯独自走出大楼。
王建华追了出来:"晓雯,等等!"
她停下脚步,没有回头。
"你真的要这样绝情吗?"王建华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们夫妻十年..."
"十年?"陈晓雯转身,眼中含泪,"我以为我嫁的是一个有原则的男人,原来我看错了。"
"我没有原则吗?我这些年拼命工作,不就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
"用别人的痛苦换来的好生活,我不稀罕。"
"那你想要什么?"
陈晓雯想了想:"我想要能够在镜子前正视自己。就像我爸一样。"
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王建华站在原地,看着妻子远去的背影,心如刀绞。
他想起十年前两人刚结婚时,陈晓雯说过的话:"我最佩服我爸,虽然工资不高,但他睡得很踏实,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做对的事。"
当时他还笑她太理想主义。
现在他才明白,那种踏实的睡眠,对他来说已经是奢侈品了。
第四章
一周后,华星食品公司宣布破产。
王建华被检察院立案调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陈晓雯坐在空荡荡的家里,看着电视新闻。
曾经温馨的家,现在只剩下冰冷的家具。
王建华的东西都被收走了,作为证据。
她拿起手机,想给谁打个电话,却发现通讯录里几乎都是王建华的朋友和同事。
这些年,她为了照顾家庭,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社交圈。
现在,她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叮咚..."
门铃响了。
陈晓雯开门,看到一个陌生的年轻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婴儿。
"您是陈晓雯女士吗?"
"我是。"
"我叫李梅,我的孩子就是因为华星奶粉住院的。"女人眼中含着泪,但语气很温和,"我是来谢谢您的。"
陈晓雯愣住了:"谢我?"
"如果不是您的勇敢,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真相。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好转了,医生说没有后遗症。"
李梅轻抚着怀中的婴儿:"小家伙很健康,都是您救了他。"
陈晓雯看着那个婴儿,想起了新闻里那些生病的孩子,眼泪止不住地流。
"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知道您和王总..."李梅犹豫了一下,"我知道您付出了很大代价。"
陈晓雯苦笑:"代价确实很大。但看到您的孩子健康,我觉得值得。"
李梅从包里拿出一张卡片:"这是我们几个受害家庭的联名感谢信。我们想成立一个食品安全监督小组,希望您能加入我们。"
陈晓雯接过卡片,上面写着:陈晓雯女士,感谢您的正义之举。您的父亲一定为您骄傲。
下面是十几个家庭的签名。
"我们需要像您这样有专业知识和勇气的人。"李梅诚恳地说,"您父亲的专业知识,加上您的正义感,可以帮助更多的家庭。"
陈晓雯看着卡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也许,这就是父亲希望她走的路。
"我考虑一下。"
"好的,不着急。"李梅准备离开,又回头说,"陈女士,我们都觉得您做得对。有些事情比婚姻更重要,比如良心。"
目送李梅离开,陈晓雯回到客厅,拿起父亲的照片。
照片里的父亲穿着白大褂,站在实验室里,严肃而慈祥。
"爸,我做对了吗?"她对着照片轻声问道。
仿佛听到了父亲的回答,她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下午,陈晓雯收拾好父亲的遗物,准备捐给相关机构。
在整理过程中,她发现了一封父亲写给她的信,信封上写着:给我的女儿晓雯。
她颤抖着打开信封:
"晓雯,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已经不在了。我知道这些证据会给你带来困扰,甚至可能影响你的婚姻。但我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像我教给你的那样。"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我这一生检测过无数食品,阻止过许多问题产品流入市场。这是我最大的骄傲。"
"如果有一天你面临选择,记住:良心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正义可能会让你付出代价,但它会让你在镜子前抬起头来。"
"我的女儿,无论你做什么决定,爸爸都支持你。但我希望你永远记住,我们陈家的家训:宁可清贫,不可昧心。"
"爱你的爸爸"
陈晓雯读完信,泪如雨下。
原来父亲早就预料到了一切。
原来父亲早就给了她答案。
她擦干眼泪,拿起手机拨通了李梅的电话。
"李梅吗?我是陈晓雯。关于食品安全监督小组的事,我决定加入。"
电话那头传来李梅惊喜的声音:"真的吗?太好了!"
"我想按照我父亲的方式,继续守护食品安全。"
"您父亲一定会为您骄傲的。"
挂断电话,陈晓雯看向窗外。
夕阳西下,天空一片金黄。
她想起小时候父亲下班回家,总是会检查她的作业,然后说:"做人要像做学问一样,认真、严谨、不能有半点马虎。"
现在她明白了,父亲教给她的不仅仅是学习方法,更是做人的道理。
第五章
一个月后,陈晓雯正式加入了食品安全监督小组。
小组设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成员都是受害家庭的代表和一些有专业背景的志愿者。
陈晓雯被推选为技术顾问,负责产品检测和质量分析。
"我们今天收到三起投诉。"李梅在晨会上汇报,"都是关于同一家公司的婴儿辅食。"
陈晓雯接过投诉材料,仔细查看。
投诉的内容都很相似:孩子吃了某品牌的米粉后出现过敏反应。
"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调查。"陈晓雯说,"我去取样检测。"
"我和你一起去。"李梅说。
她们来到超市,购买了几盒涉事米粉。
陈晓雯仔细检查包装,发现了问题:"你看,这个生产日期是用激光打印的,但字体有些模糊。"
"什么意思?"
"可能是篡改过的。正常的生产日期应该很清晰。"
回到办公室,陈晓雯开始检测工作。
她用父亲教给她的方法,仔细分析米粉的成分。
三天后,检测结果出来了。
"果然有问题。"陈晓雯对着化验报告皱眉,"这批米粉的保质期已经过期两个月了。"
"什么?"李梅震惊,"过期两个月?"
"而且,他们在米粉中添加了防腐剂,但没有在成分表中标注。这种防腐剂对婴儿有害。"
小组立即行动,将检测结果上报给市场监管局。
同时,他们也联系了媒体,准备曝光这起事件。
但就在这时,陈晓雯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陈女士,我是华阳食品公司的总经理张明。"
华阳食品,就是那家生产问题米粉的公司。
"我想和您见个面,详细谈谈。"张明的语气很客气。
"有什么好谈的?"
"我们可以给您的小组提供赞助,每年五十万。"
陈晓雯冷笑:"你以为我会为了钱闭嘴?"
"不不不,您误会了。我们是真心想支持食品安全事业。另外,关于那批米粉,我们已经主动召回了。"
"召回?"陈晓雯有些意外。
"是的,我们发现了生产环节的问题,已经全部召回并销毁。我们希望能与您的小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陈晓雯想了想:"见面可以,但必须在我们办公室,而且要有其他人在场。"
"当然可以。"
第二天,张明如约来到小组办公室。
他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西装革履,气质儒雅。
"陈女士,久仰大名。"张明主动伸出手。
陈晓雯没有握手:"直接说正事吧。"
张明有些尴尬,坐下后说:"我们华阳食品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帮助您的小组扩大规模。"
"条件是什么?"
"没有条件。我们只是希望为食品安全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真的没有条件?"李梅疑惑地问。
"真的没有。"张明诚恳地说,"我们公司最近确实出了一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与您的合作,改善公司形象。"
陈晓雯仔细观察着张明的表情。
多年和父亲接触各种企业老板的经验告诉她,这个人在撒谎。
"张总,我问您一个问题。"陈晓雯突然说,"您知道那批过期米粉是怎么流入市场的吗?"
张明脸色微变:"这个...我们正在调查。"
"不用调查了,我告诉您。"陈晓雯拿出一份资料,"根据我们的调查,您的公司存在系统性的质量管理问题。过期产品重新包装销售不是第一次了。"
张明的脸彻底白了:"您...您怎么知道的?"
"因为有内部人士举报。"李梅配合着说,"而且提供了详细的证据。"
其实这是陈晓雯的试探,她根据检测结果推测出的可能性。
但张明的反应证实了她的猜测。
"陈女士,我们可以谈谈..."
"没什么好谈的。"陈晓雯站起身,"请您离开,我们会将所有证据上报监管部门。"
"等等!"张明急了,"您要多少钱?一百万?两百万?"
"你觉得我是什么人?"陈晓雯冷冷地看着他。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请离开,否则我报警。"
张明灰溜溜地走了。
"晓雯姐,你太厉害了!"小组的年轻成员小王兴奋地说,"你怎么知道他们有系统性问题的?"
陈晓雯笑了笑:"我爸教过我,看人先看眼睛。心里有鬼的人,眼神会躲闪。"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陈晓雯坚定地说,"绝不让任何一个问题产品继续伤害孩子。"
第六章
华阳食品的事件曝光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监管部门立即介入调查,发现该公司确实存在系统性的质量问题,不仅过期产品重新包装销售,还存在添加违禁物质等严重违法行为。
张明被刑事拘留,公司被勒令停产整顿。
陈晓雯和她的小组一夜之间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各大电视台都想采访她,但她都婉拒了。
"我们不是为了出名。"她对记者说,"我们只是想让更多的孩子远离有毒食品。"
但树大招风,小组开始面临各种压力。
一些企业背后施压,要求相关部门约束小组的活动。
有些人开始散布谣言,说小组是在故意炒作,想要获取利益。
更严重的是,陈晓雯开始收到威胁电话。
"识相一点,别多管闲事!"
"你以为你是谁?正义使者?"
"小心你的安全!"
面对这些威胁,陈晓雯没有退缩。
她想起父亲生前也曾收到过类似的威胁,但父亲从未因此而妥协。
但这天晚上,威胁变成了现实。
陈晓雯刚从办公室回家,发现家门被撬开了。
屋内一片狼藉,所有东西都被翻得乱七八糟。
父亲的遗物散落一地,那些珍贵的检测资料也不见了。
最让她心痛的是,父亲的照片被撕碎了。
她蹲在地上,一片片地捡起照片碎片,眼泪止不住地流。
"爸,对不起,我没保护好您留下的东西..."
这时,门铃响了。
陈晓雯警觉地问:"谁?"
"是我,李梅。"
开门后,李梅看到一片狼藉的房间,震惊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有人闯进来了。"陈晓雯无力地说,"他们拿走了很多资料。"
"报警了吗?"
"报了,警察刚走。说会调查,但..."陈晓雯苦笑,"你我都知道,这种案子很难查。"
李梅扶起陈晓雯:"你不能住在这里了,太危险。"
"我没地方去。"
"去我家吧,我家有客房。"
陈晓雯摇头:"我不能连累你们。"
"什么连累不连累的,我们是一个团队。"李梅坚持道,"再说,他们敢对我们怎么样?现在媒体都在关注我们,他们不敢乱来。"
在李梅的坚持下,陈晓雯暂时住进了她家。
李梅的丈夫是个朴实的工人,对陈晓雯的到来表示欢迎。
"陈姐,您就把这当自己家。"他憨厚地说,"您救了我们的孩子,我们一家都感谢您。"
晚饭时,李梅的婴儿在陈晓雯怀里咯咯直笑。
看着这个健康活泼的孩子,陈晓雯想起了华星事件中那些受害的婴儿。
如果她当时选择沉默,这个孩子现在可能还在病床上。
"值得吗?"李梅轻声问她。
"什么?"
"为了这些事,失去了婚姻,失去了安稳的生活,现在连家都不能回。值得吗?"
陈晓雯看着怀中的婴儿,轻抚着他的小脸:"当我看到这些健康的孩子,就觉得值得。"
"可是你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我爸常说,有些事情的价值不能用代价来衡量。"陈晓雯微笑,"再说,我现在也不是一无所有。我有你们这些朋友,有意义的工作,还有内心的平静。"
"内心的平静?"
"对。"陈晓雯点头,"我现在每天晚上都能睡得很踏实,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做对的事。"
李梅感动地握住她的手:"晓雯姐,我们都佩服你。"
"别佩服我,佩服我爸。"陈晓雯看向窗外,"是他教会了我什么是正义。"
这时,陈晓雯的手机响了。
看到来电显示,她愣住了。
是王建华。
"接吗?"李梅问。
陈晓雯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
"晓雯..."电话里传来王建华疲惫的声音。
"有事吗?"
"我听说你家被闯了,你没事吧?"
陈晓雯有些意外,他怎么知道的?
"我没事。"
"那就好。"王建华松了口气,"晓雯,我想和你见个面。"
"我们没什么好谈的。"
"就见一面,求你了。"
陈晓雯沉默了很久:"好吧,明天下午,咖啡厅见。"
第七章
第二天下午,陈晓雯来到约定的咖啡厅。
王建华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一个月不见,他明显憔悴了很多,眼圈发黑,下巴上胡须乱糟糟的。
"你瘦了。"陈晓雯坐下后说道。
"你也瘦了。"王建华苦笑,"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
"还好。"
"住在哪里?"
"朋友家。"陈晓雯不想多说,"你找我什么事?"
王建华沉默了一会,从包里拿出一个档案袋:"这是华星赔偿受害家庭的所有资料。总共八百万,已经全部支付完毕。"
陈晓雯翻看着资料,每一笔赔偿都清清楚楚。
"还有这个。"王建华又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的认罪书,已经递交给检察院了。"
"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我想让你知道,我还没有完全泯灭良心。"王建华看着她,"虽然我做错了事,但我在努力弥补。"
陈晓雯看着认罪书,心情复杂。
认罪书写得很详细,不仅承认了隐瞒检测报告的事实,还主动交代了其他一些违法行为。
"判多少年?"她问。
"律师说可能是三到五年。"
"你不是律师吗?"
"我已经被吊销执业资格了。"王建华自嘲地笑了笑,"也好,我配不上这个职业。"
两人陷入沉默。
咖啡厅里播放着轻柔的音乐,但气氛依然沉重。
"晓雯,我想问你一个问题。"王建华突然说。
"什么?"
"如果时间能倒回,你还会选择揭发我吗?"
陈晓雯没有立即回答。
她想起了那些生病的孩子,想起了父亲的教诲,想起了这段时间的经历。
"会。"她坚定地说,"我还是会选择这样做。"
王建华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随即又变成了理解。
"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他苦笑,"这就是我爱上你的原因,也是我失去你的原因。"
"建华..."
"不用安慰我。"王建华摆摆手,"我知道我们回不去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即使在监狱里,我也会为你骄傲。"
"为我骄傲?"
"因为你做了我没勇气做的事。"王建华看着她,眼中有种陈晓雯从未见过的敬佩,"你选择了正义,而我选择了利益。事实证明,你是对的。"
陈晓雯的眼泪流了下来。
"为什么现在才明白?"
"人总要付出代价才能明白一些道理。"王建华递给她纸巾,"我的代价是失去了你,失去了自由。但我不后悔,因为这让我找回了良心。"
"如果你早点明白..."
"没有如果。"王建华摇头,"晓雯,我希望你能原谅我,不是作为你的丈夫,而是作为一个犯了错的人。"
陈晓雯擦干眼泪:"我原谅你了。但我们确实回不去了。"
"我知道。"王建华点头,"我只希望你能好好的,继续做你认为对的事。"
"我会的。"
"还有..."王建华犹豫了一下,"要小心那些威胁你的人。我听说有些企业联合起来,想要对付你们的小组。"
"你怎么知道的?"
"我虽然进去了,但还有一些朋友在外面。他们告诉我的。"王建华认真地说,"晓雯,保护好自己。你现在做的事很重要,不能因为这些小人而停止。"
陈晓雯点头:"我会小心的。"
两人又聊了一会,主要是王建华在了解陈晓雯的近况。
当得知她住在朋友家,生活拮据时,王建华拿出一张银行卡。
"这里有一百万,是我这些年的积蓄。"
"我不要。"陈晓雯推开卡片。
"这不是给你的,是给小组的。"王建华坚持道,"就当是我对食品安全事业的一点贡献。"
"建华..."
"收下吧,这样我心里会好受一些。"
陈晓雯最终还是收下了银行卡。
不是因为她需要钱,而是因为她看出了王建华的真诚。
也许,这是他赎罪的方式。
"我该走了。"王建华看了看手表,"明天就要去监狱报到了。"
"保重。"
"你也保重。"王建华站起身,又坐了下来,"晓雯,最后一个问题。"
"什么?"
"你恨我吗?"
陈晓雯想了很久:"我恨过你,但现在不恨了。我只是觉得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我们本来可以一起做正确的事。"
王建华苦笑:"也许下辈子吧。"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陈晓雯坐在咖啡厅里,看着窗外的夜景,心情五味杂陈。
婚姻结束了,但她并不后悔。
有些选择注定会让人失去一些东西,但也会让人得到一些更珍贵的东西。
比如内心的平静,比如问心无愧的睡眠。
第八章
有了王建华提供的资金,食品安全监督小组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他们租了更大的办公室,购买了专业的检测设备,还招募了更多志愿者。
陈晓雯被正式任命为技术总监,负责制定检测标准和培训新成员。
这天上午,小组收到了一个特殊的举报。
举报人是一个食品厂的工人,实名举报自己的工厂使用过期原料生产果汁。
"这需要谨慎处理。"陈晓雯在会议上说,"实名举报的可信度比较高,但我们也要防止有人恶意竞争。"
"那怎么办?"李梅问。
"我们先暗访调查,收集证据,然后再决定是否公开。"
陈晓雯和小王化装成采购商,来到那家工厂。
工厂规模不大,但看起来很正规。
"我们想订购一批果汁。"陈晓雯对销售经理说。
"没问题,我们的产品质量绝对可靠。"销售经理热情地介绍。
在参观过程中,陈晓雯留意观察着工厂的生产流程。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但当他们经过原料仓库时,陈晓雯敏锐地发现了异常。
仓库里有大量包装不同的原料,有些包装明显比较旧。
"那些是什么?"她指着一堆包装袋问。
"哦,那些是我们的库存原料。"销售经理有些不自然。
"能看看生产日期吗?"
"这个...涉及商业机密。"
陈晓雯和小王交换了一个眼神。
越是不让看的地方,越可能有问题。
离开工厂后,他们决定晚上再来。
夜里十一点,陈晓雯和小王悄悄潜入工厂。
月黑风高,正是行动的好时机。
他们翻过围墙,小心翼翼地摸到仓库。
仓库的门锁着,但小王是锁匠出身,很快就打开了。
借着手机的光亮,他们查看那些原料的生产日期。
果然发现了问题。
大部分原料都已经过期,有些甚至过期了半年以上。
"拍照取证。"陈晓雯压低声音说。
正当他们拍照时,突然听到外面有脚步声。
"有人来了!"小王紧张地说。
"快藏起来!"
他们躲在货架后面,听到有人打开了仓库门。
"老板,那批过期的浓缩果汁怎么处理?"
"先别动,最近风声紧,有个什么食品安全小组在到处查。"
"那些果汁放着也是浪费,要不..."
"要不什么?你想进监狱?"
"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想办法处理掉?比如换个包装什么的。"
"你觉得我傻吗?现在查得这么严,被发现了我们都完蛋。"
两人的对话被陈晓雯全程录下了。
等他们离开后,陈晓雯和小王才敢出来。
"看来举报是真的。"小王说。
"但他们似乎很谨慎,没有直接使用过期原料。"陈晓雯分析道。
"那我们怎么办?"
"继续观察,找到他们使用过期原料的直接证据。"
接下来几天,他们轮流监视工厂。
终于,在第四天晚上,他们发现了关键证据。
几个工人正在将过期的浓缩果汁倒入生产线。
"拍到了!"小王兴奋地说。
"别激动,继续拍。"陈晓雯提醒道。
他们拍下了整个过程,包括工人将过期原料倒入新包装的果汁中。
有了这些证据,小组立即向监管部门举报。
监管部门连夜突击检查,当场查获大量过期原料和问题产品。
工厂老板被刑事拘留,工厂被查封。
那个实名举报的工人也得到了保护,避免了报复。
这起案件在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陈晓雯和她的小组再次成为焦点。
但这次,他们面临的压力更大了。
一些企业开始联合起来,指责小组是在"恶意竞争","破坏营商环境"。
甚至有人提出要对小组进行"规范管理",实际上是想限制他们的活动。
面对这些压力,陈晓雯没有退缩。
她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公开回应这些质疑。
"我们不是在恶意竞争,我们是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她在镜头前坚定地说,"如果保护食品安全就是破坏营商环境,那这样的营商环境本来就该被破坏。"
"有人说你们是在炒作,想要获取利益。您怎么回应?"主持人问。
"我们是非营利组织,所有资金来源都是透明的。"陈晓雯拿出一份财务报告,"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更多的孩子远离有毒食品。"
"您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有意义吗?"
"非常有意义。"陈晓雯微笑,"每当我看到因为我们的努力而避免受害的孩子,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采访播出后,得到了公众的广泛支持。
许多人主动捐款,支持小组的工作。
也有很多专业人士申请加入,让小组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第九章
春天来了,食品安全监督小组成立已经半年了。
半年来,他们成功举报了十几起食品安全事件,挽救了无数消费者的健康。
陈晓雯也从一个家庭主妇,成长为一名专业的食品安全专家。
这天,她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请问是陈晓雯女士吗?"
"我是。"
"我是市质检局的局长刘华。我想和您见个面,谈谈合作的事。"
陈晓雯有些意外。政府部门主动找上门,这还是第一次。
"什么合作?"
"具体内容我们见面详谈。明天下午三点,我办公室,方便吗?"
第二天下午,陈晓雯如约来到质检局。
刘华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看起来很和蔼。
"陈女士,久仰大名。"他主动起身迎接。
"刘局长,您找我什么事?"
"是这样的。"刘华请她坐下,"市政府正在考虑建立一个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想邀请您的小组参与其中。"
"具体怎么参与?"
"我们希望小组能够成为政府的合作伙伴,定期接受我们委托的检测任务,同时继续开展社会监督工作。"
陈晓雯觉得这是个好消息:"那太好了,我们很愿意配合政府的工作。"
"不过..."刘华的语气有些犹豫,"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小组的所有活动都需要提前向我们报备,检测结果也要先交给我们审核,经过我们同意后才能对外公布。"
陈晓雯皱起了眉头:"为什么要这样?"
"主要是为了避免误报,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刘华解释道,"毕竟错误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但这样一来,我们的独立性就没有了。"
"这是为了规范管理,让监督工作更加科学有序。"
陈晓雯想了想:"我需要回去和小组成员商量一下。"
"当然可以。但希望您能尽快给我答复,这个项目的启动时间比较紧。"
回到办公室,陈晓雯召集了核心成员开会。
"政府的这个提议怎么样?"李梅问。
"表面上看是好事,但实际上可能会限制我们的行动。"陈晓雯分析道,"如果所有检测结果都要经过政府审核,那我们发现问题时能不能及时公布就成了问题。"
"那些有问题的企业也可能通过关系影响审核结果。"小王补充道。
"我觉得不应该同意。"一位老成员说,"我们的力量就在于独立性,如果失去了独立性,就和政府部门没什么区别了。"
"但如果不同意,政府可能会给我们制造麻烦。"另一位成员担心地说。
讨论了很久,大家的意见不统一。
最后,陈晓雯做了决定:"我们先试试看。如果合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考虑退出。"
但很快,她就发现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
与政府合作的第一个案例就出了问题。
小组发现某品牌的婴儿饼干含有过量添加剂,但检测报告提交给质检局后,石沉大海。
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任何回音。
陈晓雯主动联系刘华:"刘局长,我们上周提交的检测报告审核得怎么样了?"
"还在审核中,需要多方验证。"
"但那批饼干还在市场上销售,很多婴儿在食用。"
"陈女士,不要着急。科学的事情不能急躁。"
又过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有消息。
陈晓雯坐不住了,她决定直接找到那家企业的负责人。
"我们的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企业负责人很自信,"质检局也认可我们的产品质量。"
"但我们的检测显示添加剂超标。"
"你们的检测可能有误差。我们相信官方的检测结果。"
陈晓雯明白了,这家企业根本不担心,因为他们知道官方不会公布不利于他们的结果。
她意识到,与政府的合作实际上是一个陷阱。
政府表面上支持他们,实际上是要控制他们。
那天晚上,陈晓雯在办公室里工作到很晚。
她看着墙上父亲的照片,心中充满了愧疚。
"爸,我是不是做错了?"
照片中的父亲依然慈祥地微笑着,仿佛在说:孩子,跟着你的心走。
陈晓雯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记者朋友的电话。
"小张,我有个重要新闻要爆料..."
第二天,关于婴儿饼干添加剂超标的新闻在各大媒体上刊登。
刘华暴跳如雷,打电话质问陈晓雯:"陈女士,您这样做不符合我们的协议!"
"对不起,刘局长。"陈晓雯平静地说,"我们决定退出合作。"
"什么?"
"我们要重新做回独立的监督组织。"
"您这样做会面临很大压力的!"
"我知道。但这是我们必须做的选择。"
挂断电话,陈晓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又找回了内心的平静。
第十章
退出与政府的合作后,食品安全监督小组确实面临了更大的压力。
一些原本支持他们的单位开始疏远,资金来源也受到了影响。
但陈晓雯和她的伙伴们没有退缩。
他们坚持独立监督的原则,继续曝光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一年后的冬天,陈晓雯接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王建华出狱了。
由于认罪态度良好,积极赔偿受害者,他的刑期被减免了一年。
"他想见你。"李梅转达了王建华的话。
"不见。"陈晓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什么事情不能通过别人转达?"
"关于华星事件背后的真相。"
陈晓雯沉默了。
华星事件虽然已经结束,但她一直怀疑背后还有更大的问题。
最终,她还是同意见面了。
他们约在一家安静的茶馆。
王建华比一年前更加憔悴了,但精神状态看起来不错。
"监狱生活怎么样?"陈晓雯坐下后问道。
"比我想象的要好。"王建华苦笑,"至少睡得很踏实。"
"你说有重要的事要告诉我?"
"是的。"王建华拿出一个U盘,"这里面是华星事件的全部内幕。"
"什么内幕?"
"华星公司背后有一个更大的利益集团,他们控制着多家食品企业,系统性地销售问题产品。华星只是其中一个。"
陈晓雯接过U盘:"你怎么得到这些资料的?"
"在监狱里认识了一些朋友,他们告诉我的。"王建华认真地说,"晓雯,这个集团现在还在运作,还有更多的孩子面临危险。"
"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
"因为这些人很危险。我在监狱里相对安全,但出来后就不一定了。"王建华看着她,"我把这些资料给你,就是希望你能继续战斗下去。"
陈晓雯打开U盘,粗略看了一下内容。
里面的资料确实触目惊心,涉及十几家大型食品企业,还有一些政府官员的保护伞。
"这些资料如果公开,会引起轩然大波。"她说。
"所以我才给你。"王建华说,"因为我知道,只有你有勇气面对这些。"
"你不怕牵连自己?"
"我已经失去了该失去的一切。"王建华摇头,"现在我只想为自己做过的错事赎罪。"
陈晓雯看着前夫,心情复杂。
一年的监狱生活似乎真的改变了他。
"建华,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
"如果重新选择,你还会走那条路吗?"
王建华想了很久:"不会。我现在才明白,有些东西比金钱更重要。"
"比如什么?"
"比如良心,比如能够正视镜子中的自己。"
这话让陈晓雯想起了父亲。
"我爸会为你现在的选择感到欣慰的。"她说。
"我希望如此。"王建华站起身,"晓雯,保重。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为什么?"
"我准备离开这个城市,去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重新开始。"
"去哪里?"
"还没想好。也许去山区支教,也许去做公益。总之,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陈晓雯点点头:"那就祝你好运。"
"也祝你好运。"王建华深深看了她一眼,"继续做你认为对的事,不要让任何人阻止你。"
目送王建华离开,陈晓雯拿着那个U盘,心潮澎湃。
她知道,一场更大的战斗即将开始。
但她不害怕。
她有父亲的精神支撑,有伙伴们的支持,还有心中永不熄灭的正义之火。
回到办公室,陈晓雯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
"我们有一个重大发现。"她将U盘的内容向大家展示。
"这么多企业都有问题?"李梅震惊。
"而且还有保护伞?"小王也被惊到了。
"这意味着我们面临的不只是几家企业,而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陈晓雯严肃地说,"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我们不怕。"一位老成员坚定地说,"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再艰难也要坚持下去。"
"对,我们跟你一起战斗到底!"其他人也纷纷表态。
看着这些坚定的面孔,陈晓雯想起了父亲生前常说的话:"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完结】